有茶有器 首页 行业资讯 茶事百科 查看内容

辨析龙泉窑与南宋官窑

2018-11-23 11:29| 发布者: getengyanjing| 查看: 2701| 评论: 0|原作者: 青器小橋 青器

摘要:   首先,小橋在此声明:龙泉窑与南宋官窑在各自的历史时期和领域里都是杰出的古陶瓷作品,在这二者面前,不想分什么高下。只想辨析。  我想辨析的原因只有一个:痛心于错把龙泉当官窑。  痛心的原因也只有一个 ...

    首先,小橋在此声明:龙泉窑与南宋官窑在各自的历史时期和领域里都是杰出的古陶瓷作品,在这二者面前,不想分什么高下。只想辨析。

    我想辨析的原因只有一个:痛心于错把龙泉当官窑。

    痛心的原因也只有一个:大家的血汗钱。

    让我们来一起试着辨析一下吧,仅用于讨论,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哦。

    1.小橋的体会是,想要区分两件事物,有一个笨办法,就是充分认知。

    如果有瓷片可以拿来反复观察和比对,把它们各自的特征深深印入脑海,就有可能培养出一种惯性识别能力,不用特别看胎或者釉,而是看整体的感觉,你的认知会告诉你,它们本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可能您觉得以上有忽悠的成分哈哈,但这些都是真心话。

    2.辨析的主要依据是胎。

    龙泉和官窑的胎的颜色可以很相似,龙泉虽以白胎为主,但也有很多仿官窑的胎是灰色或黑色的,而官窑的胎也有黑色、灰色、黄色、褐色等。所以颜色不是区分的绝对依据。

    辨析的主要体会在于胎的视觉和质地。有时我们看相同颜色的胎,会觉得没有区别,尤其是断面都比较平整的,它们的差别到底在哪儿?官窑胎的断面即使平整,也有质地不同的细小的颗粒凸起,看着疏松、其实坚硬,且有绵厚的质感,即便有断角,也温润不割手;龙泉胎的断面更加紧致坚密,由于质地单一细腻,像是一刀切下去那样的整齐,断角处也显得比较锐利。有时,龙泉胎“瓷化”明显,灰白色、非常坚密,就更加容易辨认了。

    同为青色釉的龙泉经常让人错觉是官窑,尤其是南宋后期龙泉窑烧制的仿官器,区分起来难度还不小,但是,只要看了胎,就会明白凤凰山的紫金土的独特之处。

都是灰胎,龙泉(上)和官窑(下)在质地上有明显差别:

这是南宋地层的残片,粉青釉面、类似官窑的片纹:

然而,它的胎却是紧致、高度同质、甚至“瓷化”:

这是另一个龙泉残片,清波门说一般人很难区分它到底是官窑还是龙泉,然而看它的胎就知道了:

    3.即使都是青色釉,龙泉和官窑是不同的。

   官窑常有多次上釉的界面,哪怕厚胎薄釉也能呈现出乳浊和玉的质感(青器的头像即是)、更何况釉质肥润时的视觉享受:常可见绵密的气泡,好像是它的毛孔一般,《龍鳞》第140页、第60号标本已足够清晰可见;龙泉的釉质地单一、且无官窑的肥润之感,有时釉厚处会有一点塑料或玻璃化(南宋官窑也有玻璃化的釉面,要同时看胎哦)的感觉、在釉里面还可见一些非常细微的杂质颗粒。

图片大小和像素有限,仍可见中间这片龙泉光整的断面和釉中的杂质颗粒:

    高濂是明代收藏大家,他在《燕闲清赏笺》中提及其他窑口仿制官窑:“近年诸窑美者,亦有可取,唯紫骨与粉青色不相似耳”;“定窑之下,而龙泉次之。古宋龙泉窑器,土细质薄,色甚葱翠,妙者与官窑争艳,但少纹片、紫骨、铁足耳。”

    高濂这几句话,主要说了以龙泉为主的仿品与官窑在胎和釉上的差异。

    我曾经写过一篇《一个叫做“切糕”的找茬游戏》,主要内容就是区分龙泉和官窑的瓷片,写那篇文章的原因,是在广大爱好者们请清波门鉴定的瓷片里,见到大量龙泉。看来,龙泉和南宋官窑的确是比较容易让人混淆的。今天找出龙泉残件、结合自己最近的学习,重新整理了这篇心得。

    不得不承认,我是拿着真正的瓷片在学习、才看出两者的差别,哈哈,真的是站着说话腰不疼。如果您手头没有瓷片,可以先看《龍鳞》,多翻几遍,再去南宋官窑博物馆看看标本,郊坛下窑址馆一进门的地方就有很不错的瓷片和残件,官窑的胎、釉、开片一目了然:

    以上仅是小橋自己的心得体会,疏漏之处请多指教。恕我直言,以小橋的粗浅知识看有些南宋官窑的书籍,有的图片很模糊而不具备教学和鉴赏价值、有的内容有明显错漏、有的直接把很典型的龙泉窑写成南宋官窑,误人。

    虽然南宋官窑完整器很稀少,但瓷片和残器还是可及的重要学习教材,南宋官窑专家们可以多拿实物来阐述,以便热爱南宋官窑的同学们直观地学习、智慧地区分这两个龙泉和官窑。不再做唐长老,被白骨精蒙了一次又一次。

    我走过的弯路,希望您能规避。我们一起精进。

    于小橋拙院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